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成功的内涵透彻一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要想过得快乐和欢欣,首先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
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却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编导。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他最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很多能照出自己真实的一切表象的镜子来剖析自己、调整自己、完美自己。例如,知己、爱人、孩子、同事、自己的昨天,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因为,从这几面镜子中,就可以看到另一个自我,从而去剖析,去自省,去雕塑,去改造,去完善一个崭新的自我。
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脱壳的笋,落地的叶……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向他猛扑上来。
他用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被老虎逼入了断崖边上。
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活活咬死,还不如跳入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他纵身跳入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一棵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
正在庆幸,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吼声,原来崖底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望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而更不妙的是,他转头看见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
他经过一阵惊慌,很快又平静了:"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吧?"
于是,他索性对身边的危险置之度外,不理不问。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
他心想:"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
他为自己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桠,在树上沉沉地睡去。
一觉醒来,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
原来就在他睡熟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跃下悬崖。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逃走了。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经过激烈打斗,双双负伤而遁。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而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一黑一白两只老鼠,不停地撕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死亡,那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安心地睡个好觉---少一些欲望,多一点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