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这一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又是一年期中考试季。考前焦虑,考后失落总是困扰着大多数学生,看到成绩那一刻,有些家长也开始坐不住了。

在目前双改的政策下,上高中对部分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原本家长还可以寄希望于校外辅导,心想就当花钱买定心丸,还可以梦想着中考孩子金榜题名。但现在看到成绩,只能束手无策。

在我们当地,上周初中的期中考试已经全部结束,这周上学才两天,成绩已经揭晓。看到成绩那一刻,反应最大的当属初二家长。当班主任把成绩发的班级群,群里顿时炸了锅,家长各种讨论和担忧。

提到最多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孩子初一成绩挺不错的,这初二才上两个月退步怎么这么多?第二,孩子现在考成这样,初三还能赶上来吗。考高中还有希望吗?

首先,所学课程增多。初二新加了一门中考必考科目物理。上过学的应该都知道,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物理都是比较难的科目。它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要求比较强。尤其是对于偏科的学生来说,物理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有些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应对所学科目本来就比较吃力,现在又加了一门烧脑的学科,时间和精力难免不够用。顾此失彼这是自然,甚至有的为了学习物理,其他学科都是一塌糊涂,成绩下降也是必然。

其次,学科难度加大。除了物理之外,虽然其他科目和初一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难度必然是在逐渐增加的。

另外,初二考试也不可能全都是初二的内容,偶尔涉及到初一知识也在所难免。比如语文学科,它本身就是个积累的过程。随着年级的增长,积累的知识会越来越多,考查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全面。

再次,基础不扎实。学科知识各个年级之间彼此是有联系的。随着年级的增长,有些知识就是对低年级所学知识的延伸,如果基础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后期的学习。

刚上初一的时候,由于知识点简单。再加上,有部分学生在校外机构,上过预科的内容,学起来感觉很轻松,心理上没有特别的重视。

最后,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会对后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低年级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来。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影响很逐渐凸显出来。

对于家长们的第二个问题,目前成绩这么差,离中考只有一年多的时候,还有希望考上高中吗?答案肯定是有的,但关键还取决于孩子。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们,首先需要从心底里接受这个成绩。尤其是家长们,虽然希望孩子成绩好是所有家长的期望,但关键时候我们还是需要鼓励孩子,不要只是陪着孩子难过,更不要一味地打击。

然后需要对各科试卷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找老师帮助。通过分析,要知道每个题出错的原因,看是自己粗心,还是知识点没有掌握,或者是其他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尽量避免。

在学习期间,每次考试都有它的意义,尤其是一些大考,比如期中,期末。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每次考试。

成绩往往是家长最看重的,有些时候他们甚至看不到孩子平时的努力。所以,对于父母的殷切愿望,孩子只能拼命苦学,但学习是需要方法的。

有些学生课上只顾着记笔记,或者稍一走神,可能就把最重要的地方错过了。等回过头来听的时候,就会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者知识掌握得不完整,做题的时候就容易卡顿。

第二,利用好课下的时间。初中一节课只有40或者45分钟,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或者提问时间,整节课都是老师满堂灌。所以,就需要利用课下时间消化吸收。知识只有吸收了,才真正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最终都只会重新还给老师。

另外,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解决,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必要时候可以请教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有问题的时候,不敢提问,只怕老师和同学嘲笑他笨。或者自己钻研,或者置之不理。时间久了,问题不会自己解决,只会越积越多。

最后,要对自己有信心。目前初二刚刚开始,离中考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只要用对方法,谁都有可能在中考中脱颖而出,但关键是要相信自己。不要被一时的成绩所打击。想知道,自信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学习是个长久的过程,不要沉迷于暂时的失败,要把眼光看长远。眼前的得失都是一时的,关键是要有一颗“登顶”的心。

考试是对一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检验,一次的失败只能说明最近的学习有问题。只要及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成绩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苒宝妈咪,从事教育工作数年,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也许你和你周围的人正在经历着学习中的一些困扰,在我的文章中也许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