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许多人通过教育部门近期下发的几项政策,就能够看出我国正在逐渐将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先是原来的高考模式变成了新高考模式,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高考所要参加的考试科目,虽然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自己的未来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却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更能够通过自己选择的优势科目实现“名校梦”。

除了高中阶段,在中小学阶段也实行了“双减”,为学生减轻课业压力,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减小放松,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且针对家长对其有顾虑的方面也进行了解决,推行了课后延时服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对此也颇有微词,其中家长意见最大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课业压力确实是减轻了,也有了课后延时,让学生在家期间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却因中小学的学生自控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在休息的时间除了打游戏,就是看电视,尤其是那些因为工作原因,很忙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只能任由他无所事事下去,家长们也是担忧孩子若长此以往,在学业上肯定会下降,也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相信家长们,也是知道这几项政策都是依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制定而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或者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锻炼孩子们的身体,让孩子不仅能够掌握文化知识,还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好地实现全方面的发展。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觉悟,大部分孩子还都是贪玩的年纪,有了休息时间,肯定将精力放在玩上,正在家长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让孩子能够在这样的政策下,仍然将心思放在学习上的时候,教育部门又传来了新消息,打了家长一个措手不及。

那就是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近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双增”一是增加学生音体美这种非学科培训的时间和机会,第2个就是增加市面上关于艺术类培训的机构办学,致力于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特长,更是为了缓解孩子们由于课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这件事情,让许多家长有苦难言,其实家长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无非就是担心兴趣特长班收费可不低,可能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担心孩子的成绩,若是将精力过度地放在兴趣特长的培养上,学生肯定没有精力再去顾及文化课的学习,又没有补习班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家长自然而然就会感到焦虑。

其实国家鼓励给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所受到的各方面心理压力太大,从我国现在未成年人的自杀率逐步上升的现象就能够窥见一、二,对于家长所忧虑的问题,在之后肯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比如说有可能会规定校外兴趣班的定价,也可能从学校入手,增加副科的课时,而且学生多学一个特长,以后就能够多一条出路,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今日话题:你是如何看待“双减”之后的“双增”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Sharp tools make good work .在这里你能够看到有观点,有逻辑的内容,若您喜欢我的作品还行,点赞评论转发,一起深入探讨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