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一位23岁的下乡青年,在村民们的期待中走进了高考场,不过因为队上活太多,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复习功课,最后成绩惨淡不堪,物理化学甚至交了白卷。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张“白卷”不仅让他获得了大学入场券,他还因此被封为英雄,原来他在物理化学试卷背后写了一封轰动一时的信。
因为这封信,他顺利进入大学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但遗憾的是3年风光之后,他却因此换来了15年的牢狱之灾,更让人意外的是,出狱后的他下海经商竟又逆袭成了亿万富翁。
不甘落后的张铁生在毕业前夕就把大字报贴到了学校的礼堂,积极要求到最艰苦的农村地区去革命、劳动。
1968年10月,他的心愿得以实现,告别家人只身来到了兴城县的厂子沟大队插队落户,随后母亲也响应号召回到农村生活,他又跟着来到了枣山大队。
成为队长后,张铁生不但干农活更卖力了,而且在工作中从不徇私,对干部群众一视同仁,有次大队副书记的儿子割了队里的轮胎做弹弓玩,他愣是一点没给副书记面子,要求对方赔了一个新轮胎。
不仅如此,那些利用自己职务便利,没出工偏给自己记上的人,他也是毫不留情地给划掉了。
张铁生正好赶上了这一届新加入的文化考试,不过此时的他已经离开校园多年,很多知识都生疏了,而他每天又要带着队员们在田间地头忙个不停,哪抽得出时间复习功课。
没办法,等到要考试的前一两天,张铁生只得匆匆忙忙翻了一下书,就慌里慌张地走进了考场。
自然,第一天的语文和数学都没考好,第二天下午要考的物理化学更是没一点底,自知没法在文化考试中过关的张铁生觉得弄成这样回去在村民面前很没面子。
于是,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他给领导写了封信,在信中他解释了自己没考好是因为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整天忙于劳动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希望领导对他的特殊情况给予酌情处理。
下午的物理化学考试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能写出答案的只有3个小题目,看看时间还早,他干脆把中午写好的信抄到了试卷的背后交上去。
这样的做法,或许只是一贯争强好胜的张铁生为挽回点面子做出的雷人之举,并非出自什么政治目的。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交上去的这封信还真引起了某些大领导的极大兴趣,而张铁生也成了他们心目中推出来反对高考教育体制的最佳人选。
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除了数学勉强过了及格线,得了61分外,语文38分,最惨的是物理化学只有6分。
这样的成就一看就没戏,但没想到的是本以为读大学无望的张铁生却在此时接到了可以补考的通知。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写在试卷上的那封信也被全文刊登在了7月19日的《辽宁日报》上,还特别加上了颇具政治色彩的引导,指出张铁生看似在物理化学考试中交出的白卷,但他却为教育战线的思想斗争交出了一份引人深思的答卷。
同时,他也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铁岭农学院破格录取了他。
1973年9月,张铁生前往铁岭农学院牧医系就读,开始了3年轰轰烈烈的大学生活,只是以这种方式登上高处的他,现在有多风光,日后就摔得有多重。
入校后的张铁生不仅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更成了全国的红人,随后他被“四人帮”当成攻击高考制度的武器推到了历史舞台上,到处做报告、演讲、发表文章,针对教育体制公开发表了大量不当言论。
而由此产生的舆论大战让刚刚恢复的高考制度又被废除了3年,很多优秀的年轻人的命运又陷入了时代漩涡中。
1975年,张铁生的风光达到了顶峰,他不仅被选为人大常委,还进入了学校新成立的领导班子,江青在接见他时,称赞他是一块有棱角的石头,并表示,到了自己用这块石头打人的时候。
谁知,1年之后“四人帮”倒台了,刚大学毕业的张铁生也没了着落,失去靠山的他只好回到枣山大队打算继续务农。
只是没想到还没过几天安稳日子,1976年10月的一天,他就被相关部门以去外地开会为由带走并送进了学习班。
接下来,对他的批判大会也随之开始,第一场批判会就安排在了他就读的大学校园里。
短短几月,已是物是人非,昔日的风光之地成了落魄之地,在被押走的时候,留校任教的同学董礼平悄悄地跟在后面送了他一程,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痴情的姑娘竟然就此默默等了他15年,之后张铁生被关进了看守所。
1983年,法院公开审理了他的案件,张铁生因“文革时期”的错误言行被判入狱15年,刑期从他被关押之日算起。
这就意味着26岁入狱的他,要等到41岁才能出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将在狱中度过。
不过,关押在狱的张铁生倒也没有消沉,他利用自己学过兽医的基础在狱中自学起了医术,并掌握了针灸技术,学成后的他还负责起所在监狱关押犯人的医护工作,而且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1991年10月6日,张铁生终于迎来了重获自由的日子,当他走出监狱的大门,惊讶地发现董礼平站在外面,等着接他回家。
张铁生激动不已,没想到15年过去了,从未得到过自己任何承诺的董礼平还在坚持等他。
11月4日,出狱后的张铁生迎来了自己的41岁生日,为了让张铁生尽快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董礼平订了生日蛋糕,并借此邀请了他昔日的几位好友一起为他庆祝新生活的开始。
董礼平的良苦用心让张铁生感动不已,在他重获自由后的第78天,也就是1991年的12月22日,两人在双方亲人和几位好友的共同见证下结为了夫妻。
成家后的张铁生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特别是在妻子怀孕后,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靠女人养家吧。
可是,已和社会脱节多年的自己又能干点什么呢?他想利用所学的医术开个诊所,可没有职称就是非法行医,想通过政府职能部门介绍个工作,得到的答复却是想办法自谋出路。
求职无门的张铁生特别苦闷,看着整日愁眉不展的丈夫,董礼平也很难受,这个时候必须有人拉他一把。
她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金卫东,他现在是北京一家大公司负责东北地区事务的经理,人脉广,找他帮忙介绍个工作应该没问题。
面对昔日老师的请求,金卫东很是上心,他通过朋友把张铁生介绍到了辽河饲料厂工作。
自此,张铁生便开始真正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的生活,这一次他又会交出怎样的人生答卷呢?
刚入职辽河饲料厂的张铁生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但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希望不要让董礼平以及介绍人失望。
由于他勤快肯干,而且脑子灵活,同事间相处的人情世故也拿捏得恰到好处,因此很快就在单位站稳了脚跟,甚至连单位的领导也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
机遇说到就到,饲料厂想去沈阳开拓市场,可到底派谁去当这个开垦人呢?最终,厂部一致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张铁生,于是,张铁生从一个普通职员一跃成为了沈阳办事处的主任。
对于这样难得的机遇,张铁生自然是全力以赴,他一边捧起了书本,认真学习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一边带领大家跑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阳市场的销售量节节高升,连总厂领导也没想到他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随着沈阳市场的业绩越做越好,张铁生在员工中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总厂领导开始有了顾虑,担心继续这样下去以后难以控制沈阳办事处的人事关系。于是,他们赶忙派了个经理过去,让张铁生将手中的工作全部移交出来。
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要拱手让人,张铁生咽不下这口气,一气之下他辞职走人,气是出了,但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他又找到了金卫东,说在沈阳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积累了不少销售饲料的市场经验,现在想自己开个饲料公司,问他是否愿意一起加入。
自己创业做老板,这个提议让金卫东动心了,经过一番考虑,他答应了张铁生,同时他还带来了另外两个好朋友汪洋和专研饲料配制技术的丁云峰。
就这样,1993年初,4人一起成立了天地饲料有限公司,43岁的张铁生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当起老板的张铁生,这一次更加用心了,他不但要负责跑销售,而且还自学了计算机知识,甚至还向丁云峰请教如何配制饲料。
张铁生这种钻研劲儿让几个年轻人佩服不已,或许他只是想把在监狱里浪费的时间给补回来,又或许是想证明自己不是大家口中所谓的“白卷英雄”。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公司还没走上正轨正需要人的时候,金卫东原单位却以东亚地区销售经理的职务把他挖了回去,祸不单行的是丁云峰也和他一起离开了。
4个创始人一下就走了2个,搞技术的人没了,公司账面上资金也不够了,张铁生又一次陷入了迷茫苦闷中。
好在原来开拓沈阳市场时认识的一个客户知道他的窘境后,主动找上门来,和他签订了一笔订单,并预先支付了10万块的货款。
钱是有了,但新的难题又摆到了面前,客户需要的饲料很难通过市场渠道弄到,如果自己配制的话又没把握,到时候把牌子做砸了损失更大。
不肯服输的张铁生想到了去北京请教丁云峰,还好在丁云峰的全力相助下,饲料配制的技术解决了,公司又度过了一个难关。
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和缠斗下,市场份额愣是被他一步步抢了回来,到了1995年,更是稳稳拿下了沈阳饲料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一次,他终于交出了人生中一份漂亮的答卷。
此后,金卫东又一次出现在了他事业的转折点上,他1995年在沈阳成立的禾丰牧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
1998年,张铁生的天地饲料正式并入金卫东成立的禾丰股份有限公司,成了它的子品牌,张铁生也因此获得了禾丰10%的股份。
随后,张铁生和金卫东携手在禾丰大展拳脚,他先后担任过禾丰牧业集团执行总裁、监事长等等,而禾丰也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从2008年开始,张铁生在禾丰所挂职务前就全加上了“名誉”两个字,这也标志着他逐渐退出了禾丰的实际管理层,有工作人员透露说,此后他便很少在公司里露面了。
张铁生曾表示,自己这么拼命的工作,并不是想要向别人证明什么,只是想让自己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如今,他通过努力取得了并不普通的成绩,终于可以卸下一切享受普通人轻松自在的生活了。
2014年8月8日,禾丰牧业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5.88元,按照持股比例,张铁生持有的3224万股,市值已近2个亿。
2017年网上曾热传他想减持800万公司股票套现,用于本人生活所需及公益捐赠的开支,不过事后又有消息传出他并没有真正减持股票。
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徐小平曾这样评价张铁生“英雄”的一生,从交白卷的“投机英雄”到被利用的“反潮流英雄”,又从入狱的“背时英雄”拼成了“财富英雄”。
张铁生当年经历的人生悲喜剧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有他性格的使然。无论何时,真理永远是真理,即使是暂时蒙上了灰尘也不容被打破,与之逆向而行终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始终对其保持敬畏之心才能走对人生的方向,时间会对一切给出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