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考入重庆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都说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事实也是如此,在学校里,我参加社团、联谊、演出、外语交流……过得精彩纷呈。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热血的梦:男儿何不带吴钩?
2012年12月,我毅然决定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雷达兵。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雷达站,我学会了如何独处,学会了怎样去“修炼”自己,也更坚定了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2014年9月,我成功考取了军校。
眨眼间,毕业已三年,现在的我又回到了雷达站,成长为某雷达站的站长。同样是在雷达站,身份却从普通一兵转变为军事主官,褪去了入伍之初的青涩和稚嫩,我肩负起了更重的使命与责任。部队也是一所大学,在这个崭新的征途上,作为“学生”,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2008年8月,我大学毕业,来到了某高山雷达站。面对偏远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失落是在所难免的。我不断告诉自己:“在部队虽然苦了点,但很光荣;享乐可能少了点,但干技术很快乐”。
为了尽快胜任岗位,我积极向老技师和战友请教,自购专业书籍学习,用了半年时间成了连队技术骨干。还记得2012年的某天,雷达某部件突发故障无法工作,我在工作舱连续抢修27个小时,除了上厕所没有离开过一步,最终排除了故障。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故障抢修中,我从原来对装备一知半解,到现在多次排除解决急难问题,数次在专业刊物发表理论文章,还获得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自豪,也感到了压力。学无止尽,未来的“学习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9年,我大学毕业,以直招士官的身份穿上军装,成了家里的“兵三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上了新训基地的演讲比赛擂台,在众人面前分享我的“军营故事”。赛后,身边战友告诉我,我的讲述帮他消除了初入军营时的迷茫。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被需要”,也正是这次战友给的肯定,激励着我走上了“教育之路”。
2014年,我获得进入院校提升学历的机会,在校两年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讲课比赛。我喜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感觉,当我交流的内容解开了战友的心结,更是让我收获了巨大的满足感。
现在,我是一名专职的通信技师,也是一名“兼职”的教育骨干。解决通信线路故障是我的本职,疏通战友的思想堵点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21年,我参加了旅和基地两级的讲课比赛,这也让我有机会和更多优秀战友交流切磋。与他们的同台竞技中,我又有了新的成长。在军营这所“大学”,我还需要学习更多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