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忍忍,这学期就过去了”,坦白说,这是多少老师每天的自我催眠?

我们在吹捧教书育人的教师行业,殊不知老师将自己列入“高危职业”,究竟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干一行怕一行,恐怕老师最有发言权。

家长、学生越来越难缠,老师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兢兢业业奉献却换来一身病痛,教书越认真,病就越多?难怪现在“佛系老师”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说多了都是眼泪,兢兢业业教书结果换了家长不理解和一身“职业病”,发现教书越认真的人,病痛越多,看来以后要向佛系老师看齐。

看罢这位老师的心里话,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小编忙猜一下可能会分为几派:

对于老师来说,显然更加伤神费力,除了勤勤恳恳教书,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应付完上级领导,还要和熊孩子斗智斗勇,最后还得和家长交代清楚。

都说和人打交道是最难的,老师每天都要横跨无数个年龄阶层,周旋在不同人之间,精力消耗肉眼可见。也难怪他们会感到身心俱疲,碰上个难缠家长,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矫情嘲讽派】:当然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位女教师太过矫情,毕竟职业病哪个行业都有,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就要把病痛无限放大。

作为享受着编制、带薪寒暑假的人,能苦过那些在大厂打工的人吗?难道这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从上面两种接近对立的态度就可以发现,老师这个职业一直饱受热议,有人认为它职责所在,无须矫情;有人认为教书育人劳心伤神,现实让老师变得佛系。

代表着老师要和学生死磕知识点,哪怕遇见非常淘气的熊孩子,也能做到诲人不倦。碰见胡搅蛮缠的家长,也要耐心解释,如果上级领导还是个“糊涂蛋”,老师就只能夹在中间吃瘪,有苦难言。

反观那些佛系老师呢?他们不打骂学生,不和家长较劲,乖乖听从领导安排,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后落得两头好。

但是这样表面上的“风平浪静”真的可以换回高教学质量吗?当“佛系教师”成为新潮流,家长们又开始担心。

有的家长表示非常喜欢佛系老师,他们并不是消极怠工,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上班认真教学,下班就和家长切断联系,大家互不干涉,相安无事。

总比那些没有上下班时间观念的老师要好,晚上十二点还在群里留作业,老师尽职尽责,家长却跟着受不了。

有的家长对佛系老师心生怀疑,认为这是老师消极怠工的表现,都说“严师出高徒”,老师变得心如止水,拿学生未来赌明天,哪位家长能泰然处之?

“佛系”逐渐成为不少老师的选择,这究竟该不该成为一种新潮流,众人各执一词,你是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