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学生心中一直有个闯荡社会的梦想,去创业去赚钱去站在风口,对于男同学来说这种想法也更强烈,不过随着疫情的到来,一些毕业几年的学生醒悟,发现了铁饭碗才是真正的旱涝保收,因疫情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工作就此丢失,很多实体企业面临关闭,再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教培人员的失业,也让学生们意识到一份工作,能够长存才至关重要。

于是今年公务员的报名人数再次突破了新高,热门岗位也达到了竞争的白热化,平均岗位竞争比例达到了58:1,个别岗位更是达到了19236:1,看到这个数字一些学生有了劝退心理,想先去社会打拼,结果人到中年才发现,身边空无一物,学生们也后悔了当初的选择。

毕业后学生们选择去私企打拼工作,一方面可能为了梦想,一方面自己没办法适应一成不变的公务员生活,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务员报考太难了,觉得自己无法上岸,于是选择了私企工作。

随着学生们在私企工作年限的增加,也会逐渐后悔当初的决定,一些有上进心敢拼敢闯去工作的人,当然在私企也会迎来升职加薪。

也有一些性格内敛,随遇而安性格的学生,在私企无法更新迭代,人到了中年没办法依靠体力打拼,比不过应届生,最后学生年龄到了中年时代,也遭遇了中年危机,身有房贷和家庭,却无工作,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早知道当年努努力报考公务员多好啊。

如果年龄不符合要求,更是没有出路,对于这些发展路径学生,人数不在少数,于是一种新型公务员岗位脱颖而出,成了学生们的新宠,这类公务员岗位年龄限制有所放宽,学生即便年龄过了35岁,也依然有机会,更可以说是中年人的好机会,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类公务员就是无编制的公务员,这种比喻和“乡镇公务员”类似,无编制的公务员则是学生没有公务员的编制,用人单位以聘任制形式将学生招聘进来,虽然没有编制失去了最好的条件,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好机会呢?况且门槛并不高。

我们都知道正式公务员只要学生年龄过了35岁就没办法报考,但很多学生往往人道35岁才能遭遇中年危机,无编制公务员则是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延后到40到45岁,这意味着中年人也能拥有一次逆袭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中年人满意,月薪不再是3000元左右,无编制公务员的年薪达到了月薪30万左右,有的岗位更是达到了月薪80万。

当然前提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经验足够优秀,履历足够亮眼就可以,也需要学生有3到5年的工作经验,这个大部分学生都能满足,很多学生关心学历问题,无编制的公务员对于学历要求很高,研究生毕业,所以相对应的公务员考试难度并不高,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现阶段我国的无编制公务员还不是每个省份都有名额,目前只有上海,江西,四川,广西进行试点,学生们如果有报考的想法还需要抓紧机会,不过未来能否普及到其他地区,也要根据这三个地区反馈在做决定。

不过学生们需要注意,无编制公务员是聘任制的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学生进入岗位后,也要努力勤恳的工作,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如果学生以为可以混吃等死可就打错特错了,合同到期岗位也有随时不续签的权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条件,选择是否报考该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