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电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梗”,假如你经常看励志片,或许还会觉得它有些老套。
影片中,高中女孩工藤沙耶加学习成绩十分不好,属于常年在班级中垫底的那一类学生。她染黄发、化浓妆、穿露脐装和小热裤,唱K、逃课,甚至还抽烟喝酒,温柔勤劳的妈妈因为沙耶加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挨说教。严厉的父亲非常不待见自己的这个女儿,他一心只想把儿子培养成棒球手。
由于成绩太差,为了让沙耶加能够考上大学,她被送进了坪田老师所开办的补习班,经过水平测试,高中生沙耶加实际上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以这样的成绩想要在一年之内考上个像样的大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不过开朗自信的坪田老师并没有选择放弃她,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在坪田老师的帮助下,沙耶加对学习的态度逐渐浓厚,后来更立下了考取庆应大学的愿望。事情当然没有很顺利,好在失败一次后,她绝地逆袭,最终成功考取心仪的大学。
如果该电影不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估计很多人都只会把它当做一碗虚构的鸡汤。它没有失忆、车祸、绝症,没有爱而不得,更没有国仇家恨,它只是在讲一个很普通的年轻女孩想要考取大学的故事,却能让人心甘情愿泪流不止。
或许是因为一次成绩没考好,又或者是因为工作不开心,总之大概很多观众是为了开解自己才选择看它,绝不会料到看完之后会热泪盈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决定更加积极地生活。
“不管周围人怎么说你不行,充满自信地继续说出你的梦想的力量,不怕嘲讽和失败,勇于挑战梦想的力量,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垫底辣妹》中最具神奇力量的一句话。
整个故事充满了诸如此类的正能量。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少女在拼搏中逐渐找到梦想,找到自信,重塑人生观,最终改变自己那被人认为不值一提的命运。引领沙耶加改变人生的就是影片中的老师——坪田老师。
坪田老师总是能积极乐观地从他人的身上发现优点,并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加以鼓励和鞭策。他打从心底里热爱并竭力帮助这些和他有着共同经历的孩子,选择因材施教,始终尊重他们。以真心换得真心,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被习惯了批评和冷遇的差生信任,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关怀和鼓励。而这些,偏偏是严厉冷硬的父亲和慈爱包容的母亲所缺乏的。
当一个习惯了被否定、打击、贬低的“差生”遇见了坪田老师,可能就像是等待救赎的游魂遇见了天使。
哪怕不是“差生”,而是那些既不是学渣,也不是学霸的“中间生”,在看完《垫底辣妹》后也会被感动。
成绩处于中间的学生,不够优秀,更不够差,没有各科老师亲切地指导与问候,无法引起老师更多的注意力,听到了太多一般评价,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是遗忘。
如果再回到高三,大家的目标同样是高考,同样是没有时间做五彩斑斓的梦,数学考了高分会高兴,成绩下滑后会失落,精神崩溃时会泪如雨下,查询成绩时会惶恐不安......如果再努力一点,是不是可以取得一个更好的结果?
不只是高考,当我们走出校园,当生活中的一切不再被告知可以通过考试就能获得,种种无法准确把握的标准变得飘忽不定,谁又甘心自己有一个垫底人生?
这个看似狗血的励志故事,恰恰来自真实的生活,来源于一颗真诚上进的心灵。我们能够被感动,是因为那条奋斗路上的孤独和失落,只有走过的人才懂,也是因为未来这条路带来的不安定感,只有我们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