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七叔是闯关东来通河的山东大汉,腰板挺直`神采亦亦,相貌堂堂,熟识山里流放(放木排)的一群哥们儿,估计也流过放,剧团去山里演出他常去打前站。他通晓戏班乐队的各种乐器,讲究范(法)儿,武场打大锣是立手腕子,打堂鼓是扣脘子,姿势漂亮但不顶活儿,文场弦拉的平平,可什么乐器都会,估计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剧团需要这样的配角人才。我和他儿子杨明远是同学,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认识他。不嫌麻烦的公称他老杨七叔。
老杨七叔对我们学员非常好,经常给我们学员讲各类有趣的故事,有一个故事最有趣,不雅,在这里不能讲。他经常骄傲的`反复的和我们说:我这辈子什么都干过就是没蹲过笆篱子。
孙小二是通河著名的小花脸(丑角)演员,因为在台上经常饰演店小二而得名,和我家一同从密山搭斑来通河剧团,所以我称他为二哥。他演的剧目很多,比较出名的是《卷席筒》,嗓子好`就是不会简谱,学唱腔慢点。如果在现在他不比赵本山差什么。
一天我们都在男学员宿舍闲聊,孙小二不知道因为什么和老杨七叔口角了起来。老杨七叔比二哥高半截,身大力不亏,上去就给二哥一个大嘴巴,孙小二也不还手,他知道还手也打不过,就刚老杨七叔让他打,老杨七叔开始打的还很有劲,后来一想也不值的啊,就卸了气,不想打了。不行啊,二哥把头钻到老杨七叔的怀里让他打,不打不行啊就得打,
孙小二就势躺在地下昏了过去。,来了两个警察,把老杨七叔带走了,拘留了七天。
老杨七叔回来和我们说:这笆篱子可不是人呆的,平时一个个警察见到面一口一个老杨七叔的叫,进去了嘿呼的,都不认识了,人可不能犯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