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间,十五年过去了。十五年前,随着一声婴啼,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尽管是朦朦胧胧的一眼,尽管我还不识世事,尽管只是匆匆一见,在某种特殊的感应间,我便可以在人群中找到母亲。命定的缘分使我们成为了母女,也有了接下来一切柴米油盐、打打闹闹,却是和你息息相关的日子。
我总是好奇那些小时候的日子,想象着我是个怎么样的小孩,那时候你是怎么一步一步教我走路的,想象着你是怎么哄着抗拒吃饭的我,想象着你是怎么逼我去上学,还有你是怎么唱着安眠曲哄我入睡的这些细微的往事。但是小时候又哪有什么深刻的记忆呢?我问过你好几回,你总是不屑于告诉我似的,久而久之我也就不问了,所以我只能在你和别人的谈话中偷听一点儿,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你说:“小时候她(也就是指我)可调皮捣蛋了,不仅留着个男孩子的发型,(也就是寸头)连性格也大大咧咧的,总喜欢蹦蹦跳跳、追追打打。有一次追着阿璇(也就是我姨)到家门口,好像是为了吃的吧,跑着跑着自己就摔了个跟头,还是那种平地仰,然后哭着去找阿璇抱抱,可笑死我了!”我这才知道,原来小时候我也那么傻愣愣的过呀。而你像是眼中有着笑意,带着我也偷笑起来。
后来长大了,我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像是头小牛,横冲直撞的,一有点不顺心的就要和你顶撞。我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记得七年级那会儿吧,我也忘了是因为什么,我们吵了起来,第一次冷战了起来。再后来,一次接一次的冷战,我们之间仿佛有了隔阂,一言不合就可以冷战,想来我们俩都是脾气不好的人,这点我可随你啊,一点就燃的炮仗似的。而我也理直气壮的和你对着干。可后来,我看见你眼底一次次的无奈与失望,还有家里尴尬的相处氛围,我开始反思:作为女儿,我是不是始终都没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你白天去上班已经够累了,回来还得做家务,我却没有体谅过你,一直拿小孩子脾气和你顶撞着。小时候的调皮是情有可原,可是我都长大了,还没能理解你辛劳了一天后的心情,反倒激着你。越想越惭愧的我下定决心要打破冷战的局面,和你道歉。于是在某一个平凡的时刻,我开口喊了您一声,你好像愣住了一会儿,然后没出声。再然后我就每天都叫你,我们之间尴尬的气氛也缓和多了,变得融洽了起来。可是,我还是也说一声对不起,为之前无理取闹也幼稚极了的我。
再后来,我上初三了,我们之间很少有吵架或者闹矛盾了。我开始思考要去哪座学校。一个是本地的高中,也是我初中学校的直属高中,但是学费很贵。一个是广州的师范学校,有补贴免学费,以后还有岗位可以工作。我在那两个学校来回动摇不已。你跟我说读高中以后的可能性更多,但是我还是想减少家里的负担,于是选择了师范学校。你说:“你一旦做好了决定就是不能更改的了,你要想清楚。”我信誓旦旦跟你保证我不会后悔。
在要去学校前,你唠叨着许多,什么到了那里心思要放灵巧机警些,不要傻傻的被别人骗过去,和舍友相处也要大方开朗一点,做事情不要畏畏缩缩,更不能随便出去逛那些杂七杂八的地方。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所以也耐心地听着。在前一天晚上,你就已经帮我准备好了行李。我想到的没想到的你都准备好了。我当时心头一暖,就很舍不得离开了。更不用说明天要分离的场面了。
一大早上我就起来了,生怕睡过头错过了时间。你也早早起来准备,把饭菜热乎好,等我吃完饭才启程。到了车站口,还没开车。我们坐在那里等,一想到要离开你了我的心突然一下就慌了起来而远处的大巴车缓缓驶来,我知道离别的时刻也到了。我故作淡定的上车,等到车门缓缓关上,视线里渐渐没有了你的身影,眼泪才逐渐掉落出来。怕被旁边随行的爸爸看到,又抹去了。而要转车的事我惊讶地看见你早已在这边等待的身影。你帮忙把行李运好,然后目送着我上车,还喊了一声:“注意安全啊!”我的眼泪瞬间决堤啦,我不敢发出声音,怕你听到我的哽咽。车,还是缓缓行驶了。
五个小时的车程,你和我保持着位置共享,还时不时问我的状况,怕第一次坐大巴的我会忍不住呕吐,幸亏我争气了点没有吐。后来到学校你也嘱咐着我卫生什么的,唠叨了一路。
总是口是心非、还刀子嘴豆腐心的你,会是我浮浮沉沉的一路中照耀我的光。接下来的路,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