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与妈妈去桂林大饱了一番眼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更令我难以忘怀的要数回来途中与老外的“ 亲密接触”了。
5日晚,我和妈妈结束了五天的桂林之旅,早早坐在候车室里等候当晚回程的列车。才坐定一会儿,候车室门口就拥进了一批与我年龄差不多的中学生,还有几个大学生模样的老外。冷清的候车室顿时喧闹了起来。那几个老外更是活泼得不得了。他们有的戴着大竹帽到处跟人聊个不停,有的耐心地学做中国的折扇,还有的边和学生们打牌边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嚷着“我赢了,我赢了”。那些中学生尽情地与老外们侃侃而谈,令我好生羡慕。想想自己学习英语已经有三年了,何不趁此机会练练口语?可是他们被那些学生们紧紧包围着,我实在不好意思插足,所以只有远远观望着。
上车后我却发现,老外们与我在同一个车厢!而且就在我隔壁!这个意外的惊喜使我忘记了放下肩上沉重的旅行包,一心“谋划”着如何与老外们说上话。几个老外走过来,恰巧在我的铺位前停了下来,对我笑了笑。我鼓起勇气用英文告诉他们我在这儿睡,老外们用欢愉的表情说着“Yeah”,我趁热打铁对他们说:“我们离得很近,不是吗?”他们开心地回答:“Yes。Yes。”一位外国姐姐还对我说:“这太好了。”我开心极了,原来老外们都很和善,很好接触呢!
开了 口,我也就壮起了胆。在洗漱间里我主动将位置让给了一位外国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金色的鬈发,一双大而迷人的绿色眼睛,两道黄色的细长眉弯弯的,活像一个芭比娃娃。她洗漱完毕,不知是出于感谢还是礼貌,主动与我攀谈起来。从与她简短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她叫“Theresa”(特莉莎),19岁,来自美国,这次是来为英语夏令营当临时老师的。我也对她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互道晚安后,我们暂时分手了。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后,发现才6:30,不过我仍爬了起来。本想老外们一定会睡到很晚,没料到特莉莎带头,将她的伙伴们统统闹了起来。一位老外朝我笑了笑,我们互相问了好,她还夸我的发音不错。这一来,我就更放松了,和身边的外国朋友们聊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车厢里只剩下了特莉莎和凯瑟琳,我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和一位叔叔一起与她们攀谈了起来。我们的谈话愉快而轻松。从中国的小吃聊到了美国的电脑,从他们的成员聊到了我的学校和叔叔的工作。遇到双方都不懂时,我们便连说带比划,她们有时还蹦出一两句中文来。眼看我和叔叔的那点儿英文墨水就要支持不住了,特莉莎和凯瑟琳拿出了她们的中文本给我们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好些汉字。特莉莎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叫“江靖雯”,而凯瑟琳则取名为“钟爱玲”。看着她们一笔一画努力地写着中文,听着她们带着洋味儿的发音,几个铺位的人全善意地笑了。
版权作品,未经《初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