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听二胡的声音,二年级开始跟着老师学二胡,从运弓、指法开始一点一点地练习。

二胡听起来好听,拉起来可真难啊。我拿弓的右手姿势刚对了,左手的指法又错了,拉出来的声音就跟杀猪声一样难听。特别是学习一级第四个练习曲时,第五至八小节我总是连不起来,急得我抱着二胡直掉眼泪,跟妈妈说不学了。妈妈对我说:“你那么喜欢二胡,咱们不能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放弃。多拉几遍就熟了,妈妈相信你肯定行。”经过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终于拉熟了,下一次去找老师学的时候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从那之后,不管有多难,我都坚持学习、练习,还在心中给自己定下了六年级拉完十级的目标。今年暑假期间,我跟着老师学了二十天二胡。妈妈上班忙没空接我,我上午十一点学完后一个人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走一公里的路回家,每次走在路边没有一棵树、像蒸笼一样的路上,我总是对自己说:“为了学好二胡,坚持住!”

学二胡的经历,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言放弃,认定了的就要坚持,坚持到底总会成功的。

我今年9岁了,别看我的年纪小,可我学习二胡已经3个年头了。我现在会拉《赛马》、《良宵》、《光明行》、《小花鼓》、《田园春色》等经典的二胡乐曲。

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学习二胡可以让我在日常学习中得到放松,得到锻炼,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快乐,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每个星期五,我都要雷打不动的带着我心爱的二胡,去史老师家上二胡课,教我学二胡的史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音乐专家。每当我听到史老师拉的二胡时,都会深深地陶醉在那美妙的乐曲之中。

今天,我又一次准时来到史老师家,坐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拉开装二胡的背包,拿出我心爱的二胡。我左手扶着琴杆,右手拉着弓,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目不转睛的盯着乐谱,按照史老师教我的曲子,一丝不苟的拉了起来。

只听见史老师不停的叫我停下来,讲解乐曲的知识,纠正我拉错的地方,不厌其烦的再三提醒着我,直到我完全掌握了,老师才进行下一个小节的教课。

我特别喜欢拉《赛马》,因为每当乐曲响起时,我仿佛看见万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我就越拉越带劲,尤其是播弓部分和快旋部分tjganglian.com,节奏非常紧凑明快,扣人心弦。史老师告诉我,《赛马》是二胡里面的四级曲目,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每当我拉起这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赛马》时,我就感觉非常有成就感,心里美滋滋的。记得我刚开始学二胡时,总觉得一切知识都特别难,枯燥乏味,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还哭了几次鼻子。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我坚持学习二胡的决心和毅力,在爸爸、妈妈不断的鼓励下。

我从最简单的基本功和音阶练习开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学会了许多二胡曲目,由于我的基本功扎实,如今再学习新曲目我也不觉得困难了。

学二胡教会了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恒心,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这样我才会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我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早一点学习好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奔腾激昂的《战马奔腾》等二胡名曲,成为像史老师那样的音乐专家。

前天是我们二胡考级的日子,我呢考四级,曲目是《良宵》和《赛马》我背着二胡满怀信心地走到了教室里,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准备就绪,从大家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都很紧张,可我心里很平静,我在想: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场考试吗,老师过来定弦的时候,发现我没好好练习,对我说:“你真是头顶着火炭不觉着热乎呀!”我一听抓紧开始了练习。

不一会考级的人们来了,老师把我们领到了椅子上准备考级,考完古筝后,轮到了二胡,我是第二位,第一位上去之后考级领导发现他的弦不准就让老师调去了,就这样我开始拉,可不知怎么我现在到紧张了起来,手也不听使唤了,开始打哆嗦,良宵拉了一半的时候,少拉了一小句,我心想:坏了,怎么办呀!我努力保持着平静的心态,拉完后,我开始后悔了,我想:唉tjganglian.com考不上怎么办,一百多元白花了呀都因为平时练习的还不太多,唉、唉、唉······

到了今天考级的成绩也没有通知,我那悬着的心还是没有放下,我真后悔呀!

今天早晨7点我和妈妈来到了二胡老师王老师家的小区门口。王老师要带20个小朋友去南京参加二胡比赛。过了一会儿大巴车来了,我和妈妈上车找好座位后大巴开了很久很久才到南京。比赛要到下午所以我们先去吃饭。

下午比赛开始了,我第13个上场比赛。我在台下等的时候很紧张很紧张,等我上台开始比赛了我就一点也不紧张了。后来我还没拉完就听到评委老师说:“好了”。我就下台了。我还参加集体的比赛。我听王老师说我们的成绩都很优秀,所以王老师明天要带我们去玄武湖玩。

星期四,今天是我二胡考级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起来练琴,要考的曲目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田园春色》、《红星歌》,我虽然练得很熟了但是也要加强,练了一小时就吃早餐就去考级了,考级的那里人山人海非常多人,到了三楼准备室里,我打了一点松香,我看到了张老师,我就去找他,张老师把我和另一个同学带到了阳台上调琴,调完琴我们就到了考场我们坐在沙发上等待一个一个考,我的编号是:007。到我考级的时候了,我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非常紧张,过了一会我就不紧张,我先拉《我爱北京天安门》,拉了一句老师就不让拉了,下一首是《田园春色》,也是拉了一句就不拉了,老师就让我走了,我还没拉《红星歌》呢,张老师知道了就说我拉的很好才过了,我非常高兴,就看最后的成绩了。

一些人一说起乞丐往往就会把他们与骗子联系到一起,认为他们:不自食其力,坑蒙拐骗。我虽然对乞丐的反应没有这么激烈,有时见到他们还会暗暗地同情一阵。但要是叫我给他们钱,那也是要犹豫半天的。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乞丐,但是,我却对一个乞丐印象很深,那个双目失明在附二医附近拉二胡的乞丐。
那阵子正值小学放暑假,我早上去学游泳,完了便乘车到爷爷奶奶家。我下车的那一站是附二医,热闹的地段总会有很多乞丐的。可是那个乞丐不同于其他乞丐,寻常的乞丐要么叫苦连天,要么跪在底上一言不发,要么露出自己可怕的残肢断腿吓唬别人。而那个乞丐就自己端坐在那边,双目紧闭,很起劲地拉着二胡,头还一晃一晃的,似乎十分投入。那二胡声我听不出是什么曲子,不过也十分悠扬。
我见到那个乞丐时起初是有点好奇,走过去时还回头看一下他,后来见多了,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乞丐,我应该算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用自己的二胡声来换取活命的钱,这让我不禁想起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来。
终于有那么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盘算:今天一定要投给那个乞丐两块钱。下车后,我便把钱掏出准备好,我甚至还这样想:待会儿投钱时不要就这么扔进去,一定要弯下身子轻轻地放进去。
我这样想者,终于走到那位乞丐跟前了,我微微蹲下身子轻轻投进两枚硬币。当硬币在金属罐子里落下并发出清脆的响声时,那乞丐轻轻地说了两个字:“谢谢!”我顿时感觉高兴极了,我认为他已经知道有一个人肯定他了,我一路上蹦蹦跳跳地回了家。
乞丐也可以很有尊严地谋生,就像那个拉二胡的乞丐,用自己的音乐来谋生,你不给他钱,没关系;你给了他钱,那就是对他的尊重和肯定。或许,我们对乞丐的固有印象,真的要改变一下了。

我在学二胡,已经学了差不多一年半,考出了五级优秀。在这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经典的曲子,比如《良宵》、《光明行》、《山村变了样》、《喜送公粮》、《紫竹调》等。

刚开始学的时候,练的都是单调的曲子,而且拉出来的声音好难听,我觉得很没意思,真想放弃算了。这时爸爸买了一张二胡独奏的光盘,我听到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叫《二泉映月》。这个曲子我听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听不厌啊!最后我决定,一定要坚持学二胡,直到能把《二泉映月》拉好,拉得像光盘里的演奏家那样动听迷人。学二胡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每天做完作业,我就开始拉二胡,就是反复拉同一个曲子,也感到其乐无穷,因为每学会一个曲子,就会感到很有成就。每次上课,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新的指法和弓法,感觉到自己每星期都在进步,心里很快乐。学了二胡之后,我就有机会加入学校的乐团,穿上演出服录像,参加区里比赛,在校门口表演,在社区晚会上表演。

我要把二胡作为自己的特长,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演奏家呢。我觉得二胡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也更有乐趣了。

新年快到了,我们乐团接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任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作为二胡首席的我将在金色大厅演奏《红军哥哥回来了》。

这真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演出开始了——我穿着一身红色打底,上面绣有金凤凰的旗袍,拿着二胡,缓缓走上舞台。面对着台下黑压压一片的观众,我不免有些紧张。“自信点!”我对自己说。于是,我朝着观众席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回到座位上。我抬头看着指挥,轻轻地点头示意,演奏开始了——第一段是欢腾的快板。我越拉越快,犹如欢快的锣鼓,气氛也越来越热烈。我极力表现出陕北人民热烈欢迎红军的火红场面。第二段是柔和的慢板。旋律委婉悠长,似是娓娓道来。随着音乐,我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出去打仗的红军们回来了!乡亲们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在村口迎接着自己的亲人红军们的归来。就在这时,一位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来,握住红军的手,说道:“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红军战士也紧紧地握住老者的手,说着笑着……此时,速度由慢渐快,情绪更为热烈。最后,我快速拨弦用来模仿敲锣打鼓的效果,描绘出红军战士在欢腾的锣鼓声和人民的欢送声中踏上新的征途的场景。乐曲结束了,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我的梦想:成为二胡首席,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为了这个梦想,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我坚信,这个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来了来 了,等了半年,终于来了!谁来了,考级、考级、考级、考级、考级、考级、考级、考级! 我一听 到考级就紧张,因为,我不喜欢二胡! 很早我就起床了,一路上都是睡着过来的。

到了考点,下了车,我们就拼命向考场跑去。我并不是陈老师监考,而是另一个好像比他大的老师监考。我仔细观察了周边环境(反正轮到我还早着呢)这时我的好友露茜,跑过来说:“你怎么才来呀!我都考完啦!”我便跟她跑出去玩了! 玩着玩着,我突然听见妈妈叫道:“珂珂,再过两人就是你啦!”我跑到妈妈身边焦急地等待着…… 到我啦!

我慌张地走进考场,把琴交给老师调弦,开始拉了,我硬着头皮把练习曲拉了下来,错了好多呢,又把乐曲拉完了。我急忙跑出考场再也没回头!虽然我妈还是问了一下我的成绩。

我几乎每天都会经过路边的住宅楼,我总可以听到老人拉二胡的声音。

那悠扬、动听的二胡声在高楼间自由地回荡着。仿佛所有的事物都随之舞动起来,我也常常被这二胡声所吸引,而陶醉在二胡奏起的优美的意境中。

拉二胡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人白发中夹着几丝黑发,每当他拉二胡的时候,几缕银发就会随风飘飘然;老人脸上、手上布满了皱纹,每当他拉二胡的时候,那些皱纹就会慢慢舒展开来。老人拉二胡时,眼睛半眯着,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微笑,是安祥的笑,是满意的笑。

每当听到他那悠扬的二胡声,我心中的不愉快就会抹去很多。我也常常想,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不呆在家里享清福,在外面弄这玩意儿。是没事干吗?还是厌倦了太悠闲的生活?我想老人是不想让时间白白流去,给自己的一生留下更多有意义的回忆。是啊,有又多少老人能平静的度过晚年呢?甚至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说说笑笑。

又看到了拉二胡的老人。我看见他拉着拉着,突然筋脉突兀的手松开了紧握的二胡。一阵抽筋后,老人连忙捡起掉在地上的二胡,轻轻抚去灰尘后,悠扬、和谐的二胡声立刻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曲调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清脆,时而雄浑……一个个曲调仿佛变成了轻纱般飘动的云朵,变成了艳丽夺目的彩带,突然又像一股清泉从高而陡的大山上落入水潭……老人好像正坐在水潭边如痴如醉地拉着二胡。

我知道老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二胡了,是为了自己能置身于乐曲优美的意境,是为了让自己在有生之年多做些事。老人不仅仅是喜欢二胡,他也是在用心去演奏二胡,每一个旋律都装满了老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心情。

因为音乐能陶冶情操,但钢琴又不方便携带,于是她让我学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

我觉得好奇:一个琴杆,一个琴筒,一张蛇皮,两根弦,一张马尾弓,竟能拉出如此动听的声音,开始学后,单调的练习和二胡发出的刺耳的声音使我很快就产生了厌烦情绪。我觉得太枯燥、太乏味了,手也不听使唤了,“吱呀吱呀”地像锯床腿。爸爸看出我的厌学苗头,专门和我长谈了一次,希望我能够坚持,说什么做事不能轻易放弃,万事开头难啊,不能半途而废,需要坚持啦,什么要坚持不懈,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啊,还说学二胡可以调节人的身心,让人思维活跃,保持愉快等一大堆“艺不压人”的大道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其实我是爱拉琴的,常常陶醉在自己的琴声里。因为我现在的演奏水平提高了不少,拉出来的已经是好听的曲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便也拉得像模像样了。我慢慢有了成就感,拉二胡的技巧慢慢掌握了,能拉的曲子也越来越多,二胡的声音也变得柔和而优美起来,现在二胡已经成了我的好朋友了。

学习二胡使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的课外生活丰富起来,每与这把二胡用心交流一次,二胡与我的配合会更为默契,她的琴身一天比一天古老优雅,她的音色一天比一天圆润优美……

通过学二胡让我感受到,所有的本领都是通过勤奋的练习才拥有的。我会努力地展翅奋飞,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溏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二胡使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我在学二胡,已经学了差不多一年半,考出了五级优秀。在这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经典的曲子,比如《良宵》、《光明行》、《山村变了样》、《喜送公粮》、《紫竹调》等。

刚开始学的时候,练的都是单调的曲子,而且拉出来的声音好难听,我觉得很没意思,真想放弃算了。这时爸爸买了一张二胡独奏的光盘,我听到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叫《二泉映月》。这个曲子我听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听不厌啊!最后我决定,一定要坚持学二胡,直到能把《二泉映月》拉好,拉得像光盘里的演奏家那样动听迷人。学二胡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每天做完作业,我就开始拉二胡,就是反复拉同一个曲子,也感到其乐无穷,因为每学会一个曲子,就会感到很有成就。每次上课,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新的指法和弓法,感觉到自己每星期都在进步,心里很快乐。学了二胡之后,我就有机会加入学校的乐团,穿上演出服录像,参加区里比赛,在校门口表演,在社区晚会上表演。

我要把二胡作为自己的特长,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演奏家呢。我觉得二胡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也更有乐趣了。